最近有一款叫吱呀的APP,忽然冒出来,一水儿的媒体和自媒体都注意到了它,因为它一度冲到了iOS免费社交榜的第四。
去年年底上线的吱呀,主打声音社交,瞄准陌生人社交的细分领域。这一块,陆陆续续有不少玩家,包括音遇、SOUL、一起、语玩等等,但一直没能烘热市场。
所以这一次,这个吱呀势头之猛,有点好奇。它是怎么玩的?
下载完成安装,吱呀的画风是这样的:
新用户注册时,吱呀会让TA先通过唱歌、读诗、念台词和绕口令等方式,先录制一段声音。
这是用户在吱呀全部社交的开始。平台借助前期积累的、海量的音频数据,可以通过AI技术对用户的声音进行鉴定,得出一个结果,如下图:
除了你在图上看到的“青受音”和“萝莉音”,男性用户还可能是正太音、少年音、青叔音,女性用户可能是少女音、御姐音、女王音,等等。
然后,据说还有一种是“观世音”,但我试了几次,没能测出这个结果。据说它的头像是这样的:
以前我们都说表情包自带声音效果,这个是反过来,声音自带表情包效果。
完成声鉴后,用户可以在吱呀开始漫游。这个APP目前的功能界面十分简洁,一级目录只有三个功能:聊天、找朋友、我的。
实际体验是,“找朋友”应该是核心功能。其具体玩法,是以“声音瓶”的形式,通过算法为用户推荐陌生人,每一个声音瓶里都有一个陌生人的声音。如果觉得好听,可以点击“喜欢”,然后可以开始在“聊天”里对话。
如果觉得声音不好听,可以“扔掉”,听下一个声音瓶。
其实,出来混,不是你扔人家,就是人家扔你。你在听声音瓶,你自己的声音瓶也在被陌生人收听——平台在依照声音鉴定的结果,对用户进行匹配。
既然是陌生人社交,我觉得这个设计,比微信的“申请好友”要更友好。因为不存在加好友不通过的情况,当你在吱呀扔掉一个声音瓶时,对方是不知情的。当你的声音瓶被扔掉时,你也不会被提示,内心可以一直保持舒适。
内心舒适的情况下,尽可能获得准确的匹配,这是用户对一款陌生人社交产品的基本要求。
参见一些媒体的报道,吱呀的特点是,用户听过的声音越多,作出的选择多,匹配的效率会越来越高。这种算法推荐的机制,大家应该很好理解。
整体来说,吱呀最优秀的地方,应该是对用户的友好程度。首先,注册时不需要上传照片,可以避免无谓的骚扰;其次,整个APP的功能简洁,目的很明确,没有使用门槛;再者,声音本身就是直接承载情绪的载体,利于陌生人社交,同时可以让用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。
另外,我注意到,它在“聊天”的功能里,有一个叫“派对”的模块,其实就是在线语音聊天室。
除了收听声音瓶,用户可以参加声音派对,增加在吱呀的停留时间,算一项重要的娱乐功能。不过,在我看来,派对的真正价值,是吱呀对商业路径的一种规划,其未来场景,很可能是类似豆瓣、B站的内容社区。
作为一款新近爆红的陌生人社交产品,吱呀现阶段最重要的,应该是守住产品理念,不疾不徐,培育出一定规模的用户量,然后再图谋其它。
好在,大势有利。近些年来,声音经济的火爆,可以为吱呀所代表的声音社交提供有力支持。眼下正遇上春节这个社交的高峰期,它完全有条件乘风而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