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伉俪」是怎么来的?一个悲剧的故事并非情深 还和一个渣男有关

「伉俪」是怎么来的?一个悲剧的故事并非情深 还和一个渣男有关

【希望之声2024年12月31日】(编辑:白瑿) 在古装影视作品中,经常听到「伉俪」一词。为什么对他人夫妇的尊敬称为「伉俪」呢?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伉俪背后的典故。

「伉俪」一词最早出自于《左传·成公十一年》,原文记载曰:

声伯之母不聘,穆姜曰:「吾不以妾为姒。」生声伯而出之,嫁于齐管于奚。生二子而寡,以归声伯。声伯以其外弟为大夫,而嫁其外妹于施孝叔。郄犫来聘,求妇于声伯。声伯夺施氏妇以与之。妇人曰:「鸟兽犹不失俪,子将若何?」曰:「吾不能死亡。」妇人遂行,生二子于郤氏。郤氏亡,晋人归之施氏,施氏逆诸河,沉其二子。妇人怒曰:「己不能庇其伉俪而亡之,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,将何以终?」遂誓施氏。

大致意思是说,声伯的母亲是鲁宣公弟弟的妻子,但是没有举行媒聘之礼就和叔肸(xī)同居,也就算不上明媒正娶,所以鲁宣公的妻子穆姜看不起她,公开说:「我不能把姘妇当成嫂子。」声伯的母亲生下声伯,就被夫家遗弃了,她转而嫁给了齐国的管于奚,生了两个孩子后,管于奚一命呜呼,她成了寡妇。她无依无靠,只好回来依靠和前夫生的大儿子声伯。

声伯是长子,从此负担起赡养母亲,照顾同母异父的弟妹。当时称同母异父的弟弟为「外弟」,同母异父的妹妹为「外妹」。声伯让外弟入仕做大夫,把外妹嫁给了施孝叔。

鲁成公十一年春天,晋国派国卿郄犫(chōu)出使鲁国,进行友好访问。能与强大的晋国结盟,那是天大的好事。因此,鲁国上下隆重接待郄犫。

在宴席上,郄犫看上了声伯的外妹,就想下聘娶回去。郄氏势力庞大,族中有「五大夫三卿」,因此鲁国国君和贵族不是惧怕他,就是想讨好他,声伯也不例外。即使外妹已经嫁人,声伯强制令她改嫁晋国国卿。

那外妹问自己的丈夫施孝叔说:「鸟兽还不肯失俪(失去配偶),你打算怎么办?」施孝叔是个胆小之辈,更看重自身的仕途和官位,他说:「我不能因此去死或逃亡的。」她心灰意冷,只得遵循哥哥的命令随郄犫离开了,并为郄氏生下了两个孩子。

郄氏灭亡后,晋国人又把她还给了施孝叔。施孝叔在黄河边为她接风洗尘,却见她带著两个孩子,心胸狭隘的他动了杀机,把她的二个孩子沉河淹死了。声伯的外妹愤怒的说道:「你既不能保护自己的伉俪而让我被人夺走,如今又不能爱护别人的孤儿反而杀了他们,你这样做能有什么结果?」

在她的眼中,施孝叔无疑是个不仁不义,又很无情的人,她发誓绝不做施孝叔的妻子。这就是「伉俪」背后的历史典故,也是一个悲剧的故事,充满了残忍和伤痛。从故事来看伉俪最早是指妻子、配偶的意思。

另外,据《左传·昭公二年》记载︰「晋少姜卒,公如晋,及河,晋侯使士文伯来辞曰:『非伉俪也,请君无辱。』」唐朝大儒孔颖达注疏︰「言少姜是妾,非敌身对耦之人也。」古时,耦通偶。从这处记载看,「伉俪」是正妻嫡妻的专称,而少姜的身分是妾,与晋平公无法匹配,也就不能称其为「伉俪」了。

另据《国语·周语中》:「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,弃其伉俪妃嫔,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 。」韦昭注解曰:「伉,对也。俪,偶也。」

伉的本意是相当、匹敌、对等的意思;俪的本意是配偶。伉俪是指可以相匹敌的配偶。无论从出身,文化修养,还是价值观,都是实力相当,势均力敌,彼此把对方看作是精神上的依托,可以相濡以沫携手一生。这样的夫妻才可称得上真正的伉俪情深。

责任编辑:李穆

希望之声版权所有,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,不得转载,违者必究。

上一篇: 仓鼠为什么养不大-为什么仓鼠越养越瘦
下一篇: 揭秘Android存储:如何轻松设置和管理你的文件存储空间?

相关文章

狂删微博疑似“婚变”?谢娜:以后不再公开秀恩爱...
长虹欧宝丽电视好不好?
夺宝奇兵CF活动 归档:
五分钟微波炉蛋糕
无线键盘没反应怎么办 这几招教你快速排查和修复问题!
FGO国服世界树之种速刷点一览 世界树之种在哪里刷快